為什麼溝通會有衝突發生,很多人會說「意見不同」啊!是嗎? 當然不是!彼此的意見不同,是一種常態,有誰的意見一定要和你一樣呢?衝突的關鍵
原因是「堅持己見」!
堅持己見的原因會落在哪些面向呢?根據我們的觀察跟實驗,不脫離這八個面:
衝突的八個面向
1.聚焦(focus):彼此對一件事情看到不同的重點。比如,有些人對專案細節特別要求,花了很多時間,另一方卻認為時間已經這麼趕了,還要求這些細節做什麼。
2.做法(method):同一件事目的相同,但是做法不一。例如,想提高營收,你覺得應該要開發更多客戶吧!但對方卻覺提高原有客戶的採購量更方便吧!
3.職責(responsibility):對於事情的權責劃分沒有共識。例如,一件事情的責任歸屬,或誰來做決定或是如何任務分配等等。
4.利益(benefit):這是工作中軟利益以及硬利益的考量。也就是,你覺得你自己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呢?硬利益指的是實質的回饋或報償,軟利益指的是方便性、好感度等內心的感受。
5.資訊(information):當資訊不對稱的時候,對事物的認知也會不一樣。因此一定要把不對稱的資訊揭露,讓彼此對於資訊的獲取量是同等的。
6.關係(relationship):親疏遠近當然會影響衝突力道的大小。當你跟對方一點互動關係都沒有,很可能就不用太考慮對方的感受,自然衝突會比較大!
7.立場(position):立場是什麼呢?是長期以來固有的想法與原則,或者是某些想要堅持的面子與尊嚴。有些人過度堅持自己的立場,還會引發非常嚴重的抗爭。
8.個性(personality):因為個性會產生不同的溝通模式,輕鬆的、嚴肅的;理性的、感性的…等等,這一點是最棘手的。因為每個人接受或喜好的溝通模式都不同。
理性的認知與感性的認知
這個八個面向中,前面五個面向,我們稱之為「理性的認知」面向,包括:聚焦重點不同、做法的不一致、職責劃分不清、利益的解讀不同、資訊或先備知識的不平衡,這些狀況都可以利用分析說明,甚至提供更多元的資訊的來消弭彼此的認知落差。
最麻煩的是後面三個面向,而後面這三個面向也常常交揉前面五個面向出現,很可能讓衝突更深更廣,雙方的感覺會更糟糕。因為這三個狀態都跟「態度學的本質」有關,牽扯的是內心。我們稱之為「感性的認知」面向。
第六個面向,關係,我們在意的是彼此的交情好壞,有交情好辦事,的確是職場的常態。跨部門合作更是重要,如果關係建立得好,這個衝突的選項很可能被弭平,甚至會被淘汰掉。
第七個跟第八個面向是立場和個性。這就需要靠時間的來理解與觀察對方!對方在怎麼樣的狀況下會有某些堅持的立場呢?舉個例子,某些人特別在意組織文化,覺得和諧前進是團隊非常重要的事,愛好和平,不需要爭吵,認為爭吵會毀了情誼。如果你認為爭吵也是一種溝通的方法,沒有必要擔心或害怕爭吵!那未,這樣的情況,你和他的「立場」就差距非常大了。
另外,關於「個性」這件事,舉個很簡單的現象,有些人吃軟不吃硬,如果跟他硬碰硬,那只會更激怒對方而已,說話方式放軟,更客氣一點,他很可能就接受了。但這對某些個性比較強的人而言,要他身段放軟,甚至只是語氣放軟,或是說句道歉就好。但對個性強勢的人,是很難做到的。
什麼是「關係感覺」?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也是職場人際專家的艾美.嘉露(Amy Gallo),曾在一場演講中提到,擔任主管的職場工作者,
處理人際衝突竟然可以花這麼多時間,
一份工作做得開不開心,和同事間的交情品質是一大決定因素。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我們先不講人生中你和誰建立了哪一種「關係感覺」?
倘若回顧你的職涯,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除了互相幫助、互相信賴之外...
關係好,自於兩個重點面向,
然而,每個人對每個人的關係感覺「認知」都不一樣,我們可以用「
你得和他願意聊天,分享生活,分享情感,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思考面向。你如何和他建立關係感覺? 並且和他分享你可以分享的內容? 這些內容,最好是生活的,而且是正面的。
有些人會跟同事分享說「我昨天跟我男朋友吵架」這樣的議題,
我們分享生活的事,盡可能正面,包括帶孩子出去玩,
我們在人際互動的觀察當中,發現一個重要的指向。就是當別人「越了解你正面的私生活」,對你的關係感覺越好。
我們是隊友
一旦你領略了這樣的一種心法,你可以慢慢建立和別人的好交情,
(文:王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