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出「謝謝」兩個字,是真正心裡的感謝嗎?還是只是爸媽要我說謝謝?他們能夠體會感恩的意義嗎?
西元前的古羅馬哲人西塞羅(Cicero)曾說:「感恩不只是最重要的美德,它還是其他美德之母。」以及「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這兩句話幾乎如出一轍。就是我們要心懷感激之情。
近代許許多多心理學者針對「感恩」的研究,都指向同一個結果:懂得感恩的人,幸福感會比較高,比較樂觀,碰到逆境時的復原力比較好。
但感恩的心,從哪裡來的?或許是天生的,然而透過觀察和研究發現,擁有感恩的心,很多時候是要被提醒和訓練。觀察不懂感恩的孩子,會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出錯了,還會怪是別人的問題,人際關係也比較不好。
自從當了孩子的爸之後,帶領三個孩子自學,也梳理了關於「感恩」的研究或論述,想把我的想法和生活經驗分享出來。我們是怎麼讓孩子們常保感恩之心呢?
1. 孩子幫忙家務
吃完飯幫忙收拾碗筷、幫忙擦桌子,這是一定要有的,每天居家打掃也必須,拖地、擦窗戶…等等。孩子實際付出才會了解一切得來不易,也才會體諒和感激父母。
有一派想法「不是你幫忙媽媽洗碗,而是你本來就應該做。」在我們家,「幫忙」這件事情指的是一種合作的關係,不分彼此的互相幫忙。我還編了吟唱詞「當你需要的時候,我就在你身邊!互相幫忙,互相幫忙,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孩子們都能跟我一起唱。
2. 分享感謝的事
有些人說,每天都要想想感謝的三件事或三個人,把它記錄下來。我們曾經實驗過,發現難度真的很高,永遠都是感謝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甚至乏善可陳。
或許可以半個月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當然每年年終也會執行一次。
爸媽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寫下或分享三件這個月發生的值得感謝的人或事。比如,謝謝爸爸媽媽帶我去自然科學館,讓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奧秘;謝謝小薇,在我找不到鉛筆的時候,還跑去拿他的筆,很慷慨地借我筆;爸爸媽媽也可以分享對外公外婆的感謝⋯等等。大人小孩一起互動交流。
3. 特別日子感恩
特別的日子,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的確是存在著「儀式感的」,端看我們是不是想營造。在我們家,我們很喜歡營造儀式感,也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感覺。
比如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會在家裡小小陽台,搭上一個小桌子,放上小椅子,吃著簡單的晚餐、吃一點月餅,共享著文旦,欣賞著月亮。感謝今天天氣很好,讓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賞月。
鼓勵孩子在節慶與紀念日表達感恩。譬如,母親節,我讓孩子們為媽媽手繪賀卡,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都如此,我們也收集了他們成長歲月的繪圖;我和太太的生日,孩子手作許多DIY的物品給我們,吊飾、手環、小錢包⋯等,有一個父親節的杯墊,是女兒做給我的,到現在一直用著,我很珍惜,孩子們也看在眼裡。
另外,逢年過節,我們也會帶著孩子慎重地跟別人說出感謝,我去拜訪一位我的老師、會面一個長輩,我也不吝把我對對方的感謝在孩子面前說出來。
4. 對孩子說感謝
有時候,我會讓孩子幫我整理我的書桌或整理房間,有時候我突然很趕著要出門,他會立刻幫我去找我的手機、鑰匙,並收好他的書本或玩具。這時侯,我常常會說「謝謝你當爸爸的小幫手」「你是我最棒的特別助理」這些話語,除了傳遞感謝之外,也會讓他覺得和我是「同一國的」,這種身分認同的感覺,會產生更大情感的凝聚力,也激發他願意幫忙的驅力。之後,孩子會發現體貼別人、幫助別人,在他心中產生了溫暖,也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視、被珍惜, 因此會願意付出更多。
5. 欣賞平凡日子
每天的日子,日復一日,平常前進,孩子們如何欣賞每個日子的美好呢?是在於內心的「視角」與「發現」。
有句話說:「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則只是被淋濕。」
生活中,我們都用一些固定的視角來看待世界。當了爸爸之後,孩子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事情,讓我們用更有趣的角度去發現這些我們可能覺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比如發現城市裡面的一個雕塑,我們會討論這一個雕塑的意義是什麼?比如發現公園裡面的一對姊弟的互動很有趣,我們會彼此分享觀察到的現象⋯這一切都會讓我們跟孩子更留意生活中細微的點點滴滴,可以發現那些存在在我們身邊的小小美好。
另外,我很喜歡拍照,孩子也熱愛攝影,攝影這件事,就是留意微小美好事物很好的一種習慣。
6. 別給太多東西
現代社會富足,孩子比我們當年所擁有的多得多。有一個很簡單的概念,我想所有的父母都知道,這個概念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落實得還算不錯。就是「想要」「需要」之間的差別,我們會不斷地讓孩子們體會到底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
「想要的東西是不是太多了呢?」這句話常常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出現。
比如,以玩具來說,現在的小朋友擁有的玩具比我們過去多,而且不斷地購買。我們會讓孩子真正理解「碳排放」這件事情: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跟擁有很多玩具之間的關係。
7. 了解世界很大
世界很大,孩子可能看到的不是全部,但他會以為這就是全部。
當孩子明白了世界很廣闊之後,才能學習珍惜他所擁有的,進而懂得感恩。 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胖有瘦、有高有矮,也有有錢人也有窮人⋯
我們常帶孩子去旅行,不管在台灣或到國外,我們都是自助旅行,自己安排所有交通食宿。我們也會攤開地圖,和孩子共同研究接下來的行程。
旅行中,盡可能搭乘公共運輸系統,偶爾租車或開車,搭廉價航空,住很便宜的旅店,走很多的路⋯
如果有一段比較長的假期,甚至我們會開著露營車在國外到處流浪,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比如,2023年我們在北海道流浪了16天,租了一台露營車,夜宿山林、夜宿休息站,在行程中經歷的所有人事物,都成為孩子面對世界的寬闊的想像。
8. 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第一個老師是父母。如果父母實行身教,自己做到關心他人、感激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傳達感恩的觀念,孩子自然會受影響。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融滲式教學」?在美國稱作「Life Science Across Curriculum」,許多人認為是推廣生命教育最落實的方式。老師扮演生活教練,在學生學習任何課程當中近身帶領,在無形中養成學生有禮、負責、合作、紀律、熱忱、同理關懷等生命態度與思辨力。
我們一直期待我們是這樣的爸媽,能夠帶著孩子勇敢前進,對大自然和我們身邊的人充滿愛和關懷,尤其面對家人的互相扶持,更是重要的。
比如說,我太太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我一定義不容辭;孩子們對爸媽的需要,當然也要義不容辭。太太過生日,我不管再忙都要回家進行「生日快樂歌」「切蛋糕」「許願」⋯,我們也會跟孩子們說「不管你們以後多忙,爸爸媽媽生日,一定要回家來」。還有,媽媽會留下大家愛吃的東西給晚歸的爸爸,孩子們也會起而仿效「把愛留給爸爸」。
9. 多接近大自然
常常行走在大自然,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趟非常重要過程。因為生命源自於自然,在大自然當中可以體會的事情太多。
我們很喜歡帶著孩子爬山、露營,甚至在國外旅行,我們也都用這種非常簡單純樸地接近大自然的方式生活著。在晨昏雨露中,我會和我的三個孩子討論大自然的點點滴滴。也讓他們懂得珍惜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
以上九個感恩的思維,是我們身為父母這些年的觀察與行動。看似簡單,持續進行卻不易。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安德莉亞.胡松(Andrea Hussong)研究如何培養大人和小孩的感恩心態。她認為,感恩大致上分為四個部分:
1. 注意(notice),我們對於事情的注意,是否注意到人家對我們好。
2. 想法(think),我們對於事情的想法,判斷這個人為什麼對我們這麼好。
3. 感覺(feel),這件事情給我們的感覺。
4. 行為(do),我們表達感謝的行為。
所以她的感恩模型有四個部分:注意、想法、感覺、行為(notice-think-feel-do)。
這個研究,對我和孩子的「感恩實踐」很有幫助,我們理解感恩是一種心境的覺察而產出的行為表現。(濃縮之後的概念就是: 心境的覺察 行為的表現)
*覺察別人(環境)也覺察自己。
*覺察動機(原因)也覺察自己。
*覺察自己的想要和需要被滿足嗎?
*覺察自己的感受好嗎?有哪些形容詞?
*覺察自己會如何說?或如何做?
簡單來說,就是「感受到外在給你的」與「你的內在有怎樣的感覺」之後,產生的表達方式與行動。
跟學前孩子分享「覺察」這兩個字可能有點難,我通常會跟孩子說就是你的「感覺」「觀察」,之後會產生什麼做法呢?這個做法,就是你會如何說?會如何做?
說,固然重要,個人行為更重要了。常常「說謝謝」,但如果不是內心真正的感受,也不會產出行為,有些孩子很會說,但是他的想法跟行為卻不是如此。
孩子永遠也都是我們的老師,因為孩子,讓我們在當父母的歲月歷練了感恩的重要。
是的。懂得感恩的人,幸福感會比較高,比較樂觀,碰到逆境時的復原力比較好。
(文: 王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