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來自於溝通的方式
內心的焦慮,和溝通方式有關嗎?
爸媽擔心孩子未來人際關係互動出現問題,而職場工作者擔心自己的人際互動出現問題,這些焦慮看似簡單,卻很複雜。
人際關係的背後靠的是溝通,而溝通的背後靠的是表達,如何把話說好,說對,這是單一的議題,卻是困難的議題。
回想我的過去。在20幾歲時,自我感覺良好,別人講的內容不如我意,我會和對方爭辯,我總很積極的想要把我的想法讓對方接受。結果,即便我說的都有道理,卻讓對方對我的觀感不好,甚至有些人還翻臉發脾氣。我心想:「明明出於好意,幹嘛生氣?」
等到我進入職場工作,慢慢地往上攀升,從小主管,到中階主管,到高階經理人,我一次次在前輩身上得到了印證,「如何認同別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開始懂得「先認同,再建議」。
舉個生活的例子:
「高麗菜炒的太油了!可是滷豬肉很好吃!」
「滷豬肉真的很好吃。如果高麗菜能清淡一點,更好!」
再舉個工作的例子:
「你沒想到預算超支了嗎?雖然整體的企劃書是不錯的。」
「企劃書整體看起來很不錯,後面的預算不要超支就好。」
你比較接受哪一句呢?想必是後者。如果我們習慣以「否定」開場,或許可以試著將順序顛倒一下會更好些。這概念有點像是過去一直很流行的「讚美-指責-讚美」的三明治溝通法。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所說過的一句話。
不知你是否知道這個故事?貝佐斯分享了弟弟小時候很喜歡跟祖父母出去玩,但不喜歡祖母抽菸。由於他曾聽過一個有關抽煙的廣告說,每吸一口香煙會減少兩分鐘的壽命,於是他決定為祖母做個算術。
他估算了祖母每天要吸幾支香煙,每支香煙要抽幾口⋯等等,然後心滿意足地得出了一個合理的數字。接著,他戳了坐在前面的祖母的頭,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訴說了他的觀點,最後驕傲地說出結論:「每天吸兩分鐘的煙,你就少活九年!」
貝佐斯本來期待著小聰明和算術技巧能贏得掌聲,但那並沒有發生。相反地,他的祖母落下涙來。他的祖父一直在默默開車,後來祖父把車停在路邊,走下車,打開了車門等著傑夫下車。傑夫想他惹麻煩了嗎?祖父是一個智慧而安靜的人,從來沒有對他說過嚴厲的話,難道這會是第一次?還是祖父會讓他回到車上跟祖母道歉?他以前從未遇到過這種狀況,因而也無從知曉會有什麼後果發生。
祖父和他在車子旁,祖父注視著他,沉默片刻,然後輕輕地、平靜地說:「傑夫,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這類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不斷發生。我的一位朋友小美說「再也不跟某某某一起出來了!」雖然他們是認識多年的好友,但這位朋友常用自己很會處理事情的態度來「指導」小美,酸言酸語的。久而久之,小美覺得做任何事情好像都比對方差,對方做甚麼事情都對。這種常常被數落、被嫌惡的感覺很不舒服,最後兩人再也沒聯絡。這樣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在家庭成員的互動。
這些人與人互動的例子,與傑夫‧貝佐斯小時候經驗一樣,有的人聰明能幹、天生會處理事情,但他們卻常用「讓對方難堪、傷心、自卑的表達方式」告訴他說「你做的不好」,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天賦和選擇不同,是的。「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人際溝通,就是一種選擇!選擇適當的方式很重要。
你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別人溝通呢?這是一項從小就必須練習的功課。現在你可以想想,你是怎麼和你朋友溝通的?你是怎麼跟你的孩子溝通的?你是怎麼和你的爸媽溝通的?你是怎麼和你的主管溝通的?你是怎麼和你的下屬溝通的?你是怎麼和你的客戶溝通的?
當你用對了溝通的方式,你的生活焦慮會下降。這是真的。
文:王介安